儿童精神科医生短缺问题亟须解决

日期:03-08 来源:未知

  全国人大代表钟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部主任。


  来她的全科门诊看病的心理疾病患者,大多是因为心理疾病的躯体化表现。钟灿记得,有一位高二的女学生,在妈妈的陪伴下,已经来就诊多次。学生的症状主要集中在胃肠道疾病,经常干呕,吃不下饭,即使吃点东西也会吐。按照胃肠道疾病治疗几次之后,学生的病情还是时好时坏。

  多次的接诊过程,钟灿注意到这是一位很焦虑的孩子,即使很小的事情也会引起她的紧张情绪,同时还伴随抑郁症状的表现。最后没有办法,妈妈带着孩子去当地办理了休学。

  因为“在全科门诊见到了很多心理疾病比较严重的孩子”,在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钟灿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些孩子。履职两年,钟灿关注的重点都集中在心理健康问题上。今年,她建议提升青少年心理疾病早期干预治疗水平。

  目前,正值全国两会,心理健康话题在今年两会中被频繁提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其中的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连续两年提交了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去年,他建议,应由教育部牵头设立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常态化、制度化。

  “近年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张其成说。

  在分析造成我国青少年心理疾病早期干预治疗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时,钟灿把“精神科医生人才缺口大”列为首要原因。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精神科医生数量达6.4万人,只占全国医师数量(428.7万人)的1.49%。而且每年新毕业的临床医学学生,只有不到1%的学生会选择成为精神科医生,人才储备少,人才培养少,人才数量供给严重不足。

  精神科医生数量不足,儿童精神科医生更是严重缺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需要医学生或精神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先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然后再进行3年的精神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而成为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则需要在此基础再进行一年的培训。

  “儿科是个哑科”,这是医疗界的共识,因为孩子很有可能不会准确表述自己的病症。陆林说,如果是其他科室,还可以借助检查手段来弥补这个不足,但是精神疾病的确诊,可以借助的检查手段有限,需要大量的医患沟通,这进一步加剧了儿童精神科医生工作的难度。

  陆林虽然已经执业30多年,经验丰富,但是如果在门诊中遇到一位首诊患者,看诊时间也基本得半个小时起步,儿童精神科可能会比这个时间更长。

  全国两会前夕,教育部召开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作为这个咨询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陆林在会上说,当前我国儿童精神科医生和床位数量严重不足、儿科医生的水平有待提高、精神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诸多困境,严重阻碍了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

  在现有精神科医生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允许其他专业的医生可以通过专业化培训转岗成为精神科医生。但是,这个培训长达两年——比转岗到普通科室多一年。

  为什么转岗成为精神科医生的门槛更高?陆林说,因为精神类疾病病因更为复杂,也缺乏明确的客观诊断标志物,精神科诊疗不仅需要本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培养其他的知识能力,比如医学人文、医患沟通技巧等,而且精神问题往往还伴随着其他疾病,精神科大夫需要参与多学科会诊。

  “随着精神病类的患者逐渐增多,很多相对基层的综合医院也希望专门开设精神科。”钟灿说,但是精神科医师缺口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转岗成为精神科医生的“高门槛”劝退了本院可供挖掘的人才。

  陆林认为,其他科医生经过培训后可以缓解现有精神科医生的不足,但是这只能作为权宜之计。他表示,提升全民对于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提高精神科医生的待遇,让更多的医学生愿意从事这一专业,是解决精神科医生尤其是儿童精神科医生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而这需要国家多部门间的统筹协调。钟灿也建议,出台向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倾斜的政策制度,建设专业化队伍,提高薪酬标准。

  钟灿去年关于“心理诊疗”项目进医保的提案得到了国家医保局的回复。钟灿对办理结果很满意,她说,有些问题虽然不能马上解决,但是代表委员们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让这些问题被看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是问题被解决的前提。


上一篇:台青吴升桦在大陆拼出红火电商事业:从“直播带货”到“跨境电商
下一篇:33名女警扎根国门奉献“她力量”:5年查获违法违规案件180余起

联系我们:中侦之窗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